深圳:0755-2391 9505
成都:028 -8584 1409
北京:010 -8348 5451

官方微信:ruidadc

投诉热线:13880435655

新闻动态/News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万达加码“救兵”电商 比肩者绿地的地标商业待考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06 14:46:25 发布者:管理员

    在上市最后紧要关头搬来“电商”救兵的万达,日前透露,两家境外互联网投资基金于2014年12月29日以10亿元获得万达电商5%的股份。

  据悉,此次万达电商引入的财务投资人分别为盛科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虚德仁道电商投资有限公司,两者同为互联网投资基金,投资后分别持有万达电商的3%和2%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成立仅4个月的万达电商估值已经飙升4倍至2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投资动作对刚上市的万达商业也会产生影响。此前,万达商业与Wanda Investment HoldingCo.Limited成立了一家名为Wanda Information的企业,以持有万达集团及关联公司在万达电商中所占的70%股权,万达电商35%股份也因此注入到上市公司。

  显而易见,作为万达上市讲述的故事之一,电商在万达商业版图中的份量已经越来越重。而业内人士指出,在万达加码电商的背后,实则是传统商业在互联网“围猎”下,不得不做出的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万达转型电商之时,有着“弯道超车”势头的绿地,却在商业地产领域“学步”万达,其商业前景自然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王健林的电商加法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截至2014年9月30日,万达商业已在中国29个省份的114个城市拥有超过170多个物业项目。

  在业界人尽皆知的是,万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的复制扩张,“秘密”正在于它所采取的“以售养租”以及“订单地产”模式。

  然而,从万达2014年底上市的经历来看,万达扩张的“法宝”似乎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担忧所在。

  据了解,万达一直依靠商业综合体中的住宅销售回款支撑购物中心、酒店等项目的运营。但招股书显示,万达的物业销售占比从2011年至2013年持续下降,分别为88.5%、84.6%和82.1%,而其2014年前6个月物业销售营收同比下降了27%。

  显然,在销售市场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万达的“以售养租”模式自然成为了影响其上市估值的制约性因素。作为后知后觉的“补救”,万达在路演前夕才开始讲起“电商“的故事。

  一直关注万达商业地产上市的人便会发现,在万达最早的招股书中其实并未披露相关电商的任何信息。直至12月7日开始香港路演后,万达才将其囊括进更新版的招股文件中。彼时即有评论称,作为时下备受资本市场认可的概念,电商显然是万达商业地产搬来的救兵。

  对万达来说,电商的作用绝不是简单地修复上市估值,对于线上传统商业的补充或许是万达更为看重的。

  2014年7月,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半年报告中高调宣布,万达将继续全力发展电商,首期投资50亿元,并联合中国最大的几家电商,目标是三年左右找到盈利模式。

  次月,万达与腾讯、百度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电商公司,三者分别持股70%、15%及15%股权,总投资50亿元,其中10亿元为股本,剩余40亿元将在3年内注资。

  业内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万达尝试电商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万达的主营业务是地产,尤其商业地产是万达的成功关键,而商业地产的运营比住宅开发更为复杂。但万达当前也面临着所有商业地产、商场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商场,变成了实体“试衣间”。随着成本的不断上涨,商户的预期和满意度已经难以达到。

  “互联网电商的冲击,尤其是万达商业这种对人流量需求极高的模式,成交的转化必然受到影响。”

  不过,万达强调,其电商的核心目的是服务于自己的商户,至于普通消费者,仅仅是个流量来源而已。

  绿地学步万达?

  然而,在业内外都将绿地与万科的“老大之争”视作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戏码时,或许外界忽略了,在商业地产领域,绿地同样有着“弯道超车”的势头。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2014年绿地共实现房地产预售金额2408亿元,预售面积21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销售1112亿元,商办销售1296亿元,两者占比分别为46%和54%。

  资料显示,绿地的商业部分涵盖了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产城一体化等非住宅产品类型,由绿地集团旗下的绿地商业集团进行运作和管理。目前绿地商业集团已建成6个超高层地标项目,集团商业地产总规模突破1800万平米,并且已在各地启动产业投资,总建面超500万平方米。

  根据绿地商业集团的愿景,2015年前后,绿地商业集团将成为拥有10余个商业综合体、管理近100万平米商业物业、经营规模逾100亿元的专业运营商。

  因而,有研究机构指出,从整体来看,绿地商业集团在商业地产开发和酒店运营数量上,几乎可以与万达比肩。

  事实上,从业务模式类型来看,绿地与万达都有几分相似,两者都以开发城市综合体见长,并在全国各地开发各自的代表性产品绿地中心和万达广场。

  “万达和绿地是商业模式相似的两家公司,他们回笼资金的重要方式都是,卖掉综合体的写字楼和住宅部分,持有酒店和商场。”业内人士称。

  除此之外,万达独创的“订单商业地产”模式,也在近年成为绿地效仿的内容。早在2011年,绿地集团便宣布,将牵头自主选择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商家发展捆绑式战略合作,向“订单式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过渡,从而使绿地商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模板式复制成为可能。

  分析指出,由于订单模式需要商家提前签订租约,因此不管是对绿地还是万达来说,整体的租金水平也会相对较低。

  作为国内商业地产的“老大”,万达现时加码电商,显然是窥探到了传统商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颓势”,而作为采用类似商业模式的后继者,绿地未来的商业前景也自然生出了些许疑云。

  不过,绿地方面似乎也嗅到“危机”,其商业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透露,目前绿地商业集团正在进行相关的战略转型,并且很快就会对外发布。

版权所有© 深圳市睿达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蜀ICP备05097761号 (深圳总部)电话:0755-23919505 传真:0755-23919506(成都分部)028-85841409(北京分部)010-83485451